学术海报

4月3日 徐礼胜教授学术报告(数学与统计学院)

发布者:郑园园发布时间:2018-04-02浏览次数:552

报 告 人:徐礼胜 教授

报告题目:Real-time Reconstruction of Aortic Pressure Wave

报告时间:2018年4月3日(周二)15:30

报告地点:静远楼大数据实验室204会议室

主办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科技处

报告人简介:

  徐礼胜,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中国医药信息学理论与教育专业委员会轮值执行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际杂志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等的编委。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信号与影像分析、医学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指导教师”、“沈阳市优秀研究生导师”、辽宁省“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目前已发表119篇国际杂志、会议论文,已获得11项发明专利授权,有3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批中。参编出版国际著作《Heart Rate Variability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Risk Factors and Clinic Application》一部;主编《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教材一部,副主编《医学信息学》教材一部,参编《临床信息学》教材一部。

报告摘要:

  相对于外周动脉脉搏波,主动脉脉搏波能更早、更有效地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异常。而目前在临床上,主动脉脉搏波只能通过介入方式有创测得,要在准自然状态下动态监测主动脉脉搏波需要由体表脉搏波来估计。但现有估计方法的参数求解需对大量实验人群进行有创测量,而且模型假设为时不变。本研究将准自然状态下的人体心血管系统看成一单输入多输出的短时线性时不变系统,采用多通道盲辨识方法来实时重建系统的输入即主动脉脉搏波。本盲辨识方法采用互相关法与子空间法,并结合脉搏波的传播理论来提高辨识精度和实时性。本研究通过仿真实验、动物实验以及临床人体实验来测试算法的有效性。主动脉脉搏波的无创动态实时重建将为揭示自然状态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